•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交易员之家 >> 交易逻辑

为什么学了技术分析还是不管用? 原因在于...

作者:admin时间:2025-07-04 阅读数:15 +人阅读

对于一个交易者来说,如果他不能打破“知识陷阱”就很难在交易中取得成功。


什么是知识陷阱呢?


就是脑海中所谓的“经验知识”,不光没能增加我们思维的广度,反而阻碍了思考,让思想变的狭窄片面。


而这些所谓的“知识”,往往具有以下3个特征


1、它是一些历史案例的集合,只有对盈亏结果的概括,没有对现象背后的规律原理进行思考。


2、它在你的认知中只有走势图形,没有市场背景和时间过程


3、它是标签化的概念,在你的记忆中只有一种发展路径,而忽视了复杂多样的可能性。


这些“知识”让我们只会记住走势表面上的那些东西,却想不通价格运行的原理和多种因素之间的复杂联系。


要知道,盘面上的【技术因素】,它们的权重是会变化的


有时点位优势重要,在于短期积累的波幅隐含很大的获利盘了结风险


有时方向明确重要,在于我们身处日内启动位附近,只要动能、趋向性明确,我们就能赶上头班车


思维没有深度,认识不到规律原理时,主动分析/强行解释的情况就出现了,因为市场很多图形,它的相似度太高了。


一天有24个小时,能出现多少小级别的K线?  


汇市期市,又有多少个品种,多少幅走势图表呢?

01e7d807d6fab1aceadfc9e377b7ad9e.png

持续26天的震荡,光一个突破结构在日线上我们就能找到3次图形信号。

c02bae40330886826c639b18534794bd.png

小级别你可以找到多少呢?  


更别说如果拿前面空头趋势作为“参照物”,那么在这26天之中,将近千点的震荡内,你可能会有多少小级别反弹遇阻/突破开空的操作呢?


所以鼓吹“大道至简”的人,不是蠢就是坏,他们只会告诉你表面上的东西,却闭口不谈走势背后的发展逻辑,或者说水平不到,他自己都讲不明白。


对于系统原理的洞察,决定了你的思维深度,对于盘面因素的列举归纳,决定了你的思维广度,两者缺一不可。


思维深度有什么意义? 


它的意义是理解价格运动的本质规律,对于不规则到规则的走势演化过程,有一个时间认识,有发展状态的理解。


e529d5a0d81436a33be0627a609ca195.png

同时广度有什么作用? 


是基于不同的市场背景下,通过技术因素去判定走势结构和进场条件,同样的走势,从低确定性到高确定性,权重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1e90d8fbd1b89602baa4f3ebca67665c.png


真正在交易中,我们面对盘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且不固定。


比如A市场状态, B酝酿时间,C走势图形 D未来可能的走势路径,CDFG几种可能出现的走势,哪种机会价值高,哪种机会不值得参与。


最终做出计划的要看实际的推演,结果因“权重”而变,不然就成了熟读兵书,却纸上谈兵的“赵括”了。


市场因时而变,就像树上结了很多桃子,新手看起来外表粉红,上去摘来咬一口,结果没成熟,酸涩的牙都倒了


而懂行的知道,它就算颜色再鲜艳但还没到成熟的季节,不合适的时间,它就很难好吃


同时为什么人们潜意识上总想解读市场,强行分析,其实这是一个金融市场的“欺骗链”


什么是欺骗链”呢,想象我们在玩一个“叫到谁必须回答问题”的游戏


假设对方提出一个问题,你必须无条件的作答,那么回答的“质量” 会建立在回答者的水平上吗?


很大程度上不会,回答的质量反而建立在提问者的水平上


提问者抛出问题时,其实已经假定了逻辑前提,内心已经有了A和B的二元论结果,从你嘴里想听到的只是肯定和否定一种而已,换句话说,他心理已经有了剧本,只是等你来演而已。


很多不应该做单的市场背景,许多已经超过了时机的走势行情,交易的逻辑前提存在吗? 并不存在! 


但你无法否定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进行回答,久而久之,有人愿意听什么,就有人愿意回答什么。


慢慢,理性思考的内容没有了,附和新手获取流量的媒体一大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中各种理论大行其道,却少有人教新手如何思考,如何告诉他们纪律和耐心的重要性!!


但话说回来,人是有主观性的很难接受客观事实,交易者谁不想看着盘,就能轻轻松松发财呢?  


懒惰的天性,让普通人很难去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保持思考,坚持按模型做决策做计划。


盈亏的刺激,又会让人喜欢上做单,这种交易需求就导致他们会去忽视大前提,以一个搜寻机会的“饥饿状态”,到局部的盘面走势上强形解读。


所以这个游戏里,不光回答者犯难,提问者也犯难,他需要提出问题啊,他需要让自己花费的时间产生“价值”啊,总不能说他来到市场里,一个月有26天都在学着等待和闭嘴......


最终,市场的复杂性不存在了,市场背景的差异性也没有了,只有随时解读走势和寻找操作依据


在新手到了眼里,高手总是能“看懂”更多的行情, 抓到“更多的交易机会”  就算是踏空了也有办法“补救” 


然后给自己一个错觉,脑子想着走势只有一种发展逻辑,只有一种可能性,亏损是因为自己还没学会“完美”的应对方式。


最终,这场你骗我,我骗你的游戏,让大家回归因果论的陷阱。


对,所谓的知识陷阱,实际上就是【因果论】 ,图形就是因,走势就是果,失败了就归于概率,亏损了就美其名为试仓。



无疑,多做总是多亏,亏完了再找方法,只会总结现象和案例,不思考本质。


实际上,复杂的市场环境,不可能通过图形就形成单一的技术结论,如果你认出来,那是主观交易。


市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多空分歧,你能找到多少上涨理由,换个立场就能找到同样多的下跌因素,如何理解只看你权重划分。


如果盘面上只剩下了上涨因素,那么现在为什么不暴涨呢?难道是在等你上车?


这是一个很容易想通的逻辑问题,在金融市场内,如果一个因素能重要到对走势产生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在落地之前,就已经有聪明人在分析可能性,形成【市场预期】了


总而言之,学技术分析的目的,是认清走势的复杂性,列举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路径,然后识别其中的高价值机会,放弃低价值介入,做好计划,等待。


很多人学着学着,学成固定套路,不管市场的差异性,自顾自的在旁边乱打一气。


换句话说,技术分析是一个辅助思考的方法论,而不是单纯的“复制、模仿”,不能只看案例操作,不看思考和验证过程。


就像济公留下的一句俗语: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但真正需要领悟的却是下半句: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入门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交易者”,不要以为自己可以靠着简单方法就能取得稳定高收益。


实际上可能很久之后你才会发现,我们光稳定维持一个正常水平的收益,就已经需要全力以赴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成长就是一点一点磨平你对于未来的期待,那些新手期一年十几倍二十几倍的异想天开,慢慢的在挫折中回归平常。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asiavip@gmail.com

标签: 交易逻辑

壕哥

赚钱是最大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