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有核心逻辑,任何形式都是为了实现目标
我一直认为,交易有核心逻辑,任何形式都是为了服务于这个目的。
可很多人,过于关心交易形式,而非真正的去明确目标。
什么是交易形式呢? 它是外在的东西,比如抽象的市场认知,或较为条理的交易系统,甚至于也可以是一些主观的操盘理论。 但不能否认的是,抽象的东西,哪怕是非常完善的交易系统,它依然是建立在对于历史规律的理解上,是从历史中找发展规律,拿已知来推理未知。 但未来是会变化的,这种变化往往是「突变」,而非循迹,惯性前进。 换句话说,现实世界的发展,并不会只在历史框架中运行,往往会出现各种黑天鹅事件,它们对现实产生极大的冲击,把世界推到另外一条发展轨道上。 譬如:新冠疫情、俄乌战争、央行货币政策 所谓的黑天鹅事件,并非只是作用于短线市场产生了价格的大幅波动,而是直接导致市场状态发生突变。 前面习惯一两个月的百点窄幅波动,突然就得有大魄力应对几千点的爆发单边 如果没有胆量那就玩完,即便是看准趋势,知道波动强劲,也照样不敢做单,害怕止损如畏蛇蝎。 或者本来多仓在手对趋势信心十足,一夜之间反转就开始纠结 知道应该快速了结,反手开仓,但脑子转得快心理准备跟不上。 所以很多交易者身上所表现的,是一方面对当前走势高谈阔论,另一方面总是在行情突变前猝不及防。 思维和行动为什么总是脱节呢? 我想每个人在进步的过程中,都需打破一个瓶颈,也就是「知识陷阱」。 因为无论是系统也好,理论也罢,它们都是从历史走势中提炼出“规律”,然后再用它来指导行动。 但问题是,所谓的“归纳” 必然会导致 [信息] 的压缩,把走势特征“概括”成交易策略,也肯定会省略演变的细节和背后偶发性的因素。 所以,细节来源于经验,经验产生于经历,而系统没有包含细节,所以建立的系统并不好用。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大错觉:很多人学完技术分析,就认为市场走势的发展很简单,完全可以用理论框架去解读。 但真正实战出来的老手会发现:市场变化远比预想的复杂,系统虽然能够建立一个观察体系,但发挥作用的总是那个被遗漏的细节因素! 因此,建立一个系统然后稳定盈利的想法,就像武侠小说中找到一本秘籍然后随便练一练就招式碾压一样幼稚。 所以朋友们,我们必须要知道市场的本质是建立在非合作博弈的基础上。 每个参与者都在争取最大的利益,同时他们也都在不断的学习,尽可能的避免犯错。 看不清市场的本质,看不清多空双方的博弈目的和他们的核心需求,就很难理解这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譬如,昨天可以反弹开空,今天要还是支撑反弹就不适合再开空一样。 有些事首次发生是一个性质,接二连三的出现又是一个性质。 交易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拿着一个棋谱来,对方落个子,咱们就翻书找套路应对。 什么是核心逻辑呢? 既然市场是非合作的竞争博弈,那么博弈必然有一个胜利的终点,这个终点就是目的。 这是生存立场决定的,而非谁的主观意愿,因为金融市场没有和局,只有生死局。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多空和空头双方的目标都是在引诱对方大批入场后,通过趋势来弄死对方。 没有打破心理底线的极端波动,那么就很难逼迫一方认输割肉,没有指数级扩大的止损盘,就很难有推动趋势进一步爆发的“燃料”。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趋势的幅度必然会超出“想象力” ,超常规的趋势后面有极大概率更加的“超常规” 同时,我们交易者也需要明白自己的核心目的,来到市场中是想追求阶级跨越的,估计没有人是想换个地方搬砖的 那么从某个角度来说,系统帮我们建立了一个观察体系,但某些时刻你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打破这个常规思维具有局限性的观察体系。 阶级跨越的实现方式是什么呢? 是持续扩张的仓位积累,最后成功吃到了趋势红利。 或者可以总结的说,走势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只有40%的人抓住了趋势启动,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进场。 而这40%里的人最多只有10%的人拿到了趋势末端因为,他们相信人性的疯狂。 这10%里面的人,最多只有5%的人通过仓位积累实现了远超常规的收益,因为他们敢于利用人性的疯狂,具有常人所没有的胆量和决心。 系统策略可以帮你解决第一步,但最后两步扔需要自己去走,因为它靠的是内心的力量,对博弈本质的深刻思考!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asiavip@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