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位轻重如何直接影响交易心态?
也不知道是第几次说交易资金这个事了,前几天有个朋友发来一大段话字字泣血,总结下来就是六点
交易一年多,啥也没学会 亏了百多个,背了一身债 还能再借点,能否赚回来? 都是在绝望中不断寻找一点的小希望,亏的时候觉得一无是处,亏完了别人稍微安慰一下就又感觉要“支棱”起来,把自己想象成利弗莫尔觉得能拿小钱扳回巨损,极限翻盘 但说实话,有多大希望呢?尤其是还要背着贷款的压力,也就代表必须盈利,必须还得是几倍几十倍爆炸性的盈利

安慰人的话我实在有点说不出口,只能劝他看开点,忘掉交易这件事,好好生活,钱早晚能赚回来,希望能听得进去
所以务必用合理的资金规模交易。 我日常接触过很多交易新手,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无论开仓仓位,或者综合持仓的仓位,相对于新手阶段的合理水平来说,都是超出许多,非常不理性的。
有些朋友月收入四位数,使用的交易资金却在五六位数,遇见连损行情轻松亏掉月收入,然后压力面前各种情绪化交易,最后归因于暂时性的心态不好,继续追加想要翻盘...
而有些则是一口气做好几个品种,持仓混乱不说,激进加仓后整体仓位规模跟滚雪球一样扩大,最终承担超出正常范围几倍的风险
如此怎么能找到主要品种坚定持仓,信任自己对趋势的判断? 只怕判断走势时会草木皆兵,一脚深一脚浅,开是乱开,平是一股脑全平掉。
在我看来,交易能力的发挥取决于交易者的压力水平,压力越低对计划的认可度就越高,也就不会轻易去变更思路,同时也会更少去临盘干预自己的持仓,对趋势的认知更正面积极。
而高压力水平的交易者,最常见的一个情况就是,他对结果有执念,这种执念扭曲了他的思维方式,使得容易“拟人化”的理解市场走势,把市场想象成对手,把小级别的随机漫步,解读成“主力”有预谋的举动,不是自己骗自己,就是自己吓自己。

比如,真实情况是在走势不明朗时提前交易,折返行情中止损。却会被主观解读出是“主力在拉升前的故意诱多扫单”,而后又用这种解读来做马上进行下一笔交易的理由
进入这种思维模式,就会把市场想象成一举一动都有深意和后续。当这种“猜测市场意图”成为习惯后,他就会变成一个彻底的主观交易派,改不掉盯盘喜欢主观臆测,又把臆测当成进场信号的毛病
也就,天天都有交易,随时都能做单,最终不分市况的高频率操作加上混乱的仓位管理,必然会在某些极端行情中产生爆炸性的亏损,没有例外!
而客观的交易者永远不会去猜测市场的意图,因为走势不是每时每刻都有逻辑和意义,相反,有很多时候它就是噪音走势
市场只存在“趋势性较强产生短期规律使得技术逻辑显现,可以分析,可以跟随的时候”
以及“不存在趋势性,价格随机折返没有规律和技术逻辑,以至于完全没有分析和博弈优势的时间”
只有区分清楚“有分析价值”和“无分析价值”的市场状态,才能做到有足够耐心和纪律等待市场状态切换,熬过市场状态切换
同时,大多数人单笔风险数额在2%时能做到忽略短线波动,等待长期目标实现,在轻仓范围下,压力没有大到他离不开盘面必须重点关注,随时回应的地步
而有些承担了10—20%单笔亏损风险的朋友,压力逼得他必须集中注意力来关注价格一举一动,担忧情绪使得他随时准备干预持仓,最终计较的永远是短期得失而不是长远规划
这种随时预备进行干预的念头,必然会打破对思路的坚持
因此心态不好,本质上是压力问题,而不是技术或者性格问题
同时轻仓,很容易被理解成一种保守型的建议,好像新手就必然会亏一样,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听。
但在我看来没有这么肤浅,因为轻仓的建议,是从三点来考虑:
(1) 轻仓,低压力状态下,看待问题会比较理性,对坏结果的包容性更强,也更乐于主动学习
而仓位失衡,高压力状态下,整天是什么心理状态,估计很多人都经历过。比如心思都在盘面上,对价格波动非常敏感,不是担忧自己错过波动,就是担忧仓位太轻扳不回亏损,急着进场又喜欢扛单,最终亏的远比预想多得多。
(2)仓位过重,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更容易赌行情,搞超短线交易
仓位过重、没有耐心对行情进行分析计划、小级别走势里凭感觉赌单、亏了开始扛单,这四点占齐了不用多说,必亏无疑
(3)轻仓可以创造足够的风险缓冲,在不利市况中把亏损控制在“可修复”的范围内
什么是可修复呢? 一般情况下30%以下的亏损是比较好扳平的,超过这个范围,扳平亏损的难度其实就是翻仓的难度,不用多说了
而且有些时候,是市场波动率周期性变差,系统可能在几个月内信号质量都不理想,所以没有较为稳健的仓位风控是熬不过这个周期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朋友,短期赶上风险事件影响,靠高波动性赚钱。等波动性一下降就连本带利还给市场的原因,因为他们的仓位管理从来没有考虑过在“糟糕时期”的适应性
表面上看轻仓是为了降低亏损风险,但换个角度看,其实我们通过“轻仓”是在管理自己的预期和压力波动,最终稳健才能稳定!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asiavip@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