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交易员之家 >> 理念认知

交易中“让利润奔跑”为什么失效,一跑总把利润跑没?

作者:admin时间:2025-08-07 阅读数:22 +人阅读

对于新手阶段而言,最关键是体系化的学习交易相关的知识,不要碎片化,不然很容易把某个观点当做交易的最终解,误以不用考虑其他,只要做好某一方面就能成功


就像前几天朋友家胖小子非要跟我健身,没什么运动基础,所以让他初期三分化,小重量大项(卧推、硬拉、深蹲)加半小时有氧三休一,练一个月再开始正式减脂


想着他平时没运动过,协调性和相关肌群太弱,上来就高强度跑步或者爬楼梯,坚持不下去不说,还很容易受伤,所以复合动作找找发力感改善一下体态,慢慢把有氧强度加上来再控制饮食。


结果这孩子刷视频不知道哪听一句“少吃多练”跟着开始高强度刷脂,上午学别人空腹跑步,下午又来“主练力量”,结果坚持了三天跑的膝盖刺痛,朋友怎么喊也不来了...


应了一句老话,“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从弱到强是循序渐进的,肌肉锻炼之后协调性更强,高强度有氧才不会伤关节,慢慢心肺能力逐步提高,适应时间更长,间隔更短的训练,到了这个区域才能正式开始刷脂,因为扛得住了。

1751205845154415.jpg

而很多视频为了流量,不提运动强度,好像一些减肥方案每个人都适合一样,根本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未经锻炼坚持一下就能适应高强度的训练计划


意志力扛得住,关节扛得住吗? 答案很明显,坚持没有形成习惯,没有正反馈,就会被一次训练过度的疼痛打断


所以交易也是如此,刚入市的新手正是需要体系化认知交易阶段,熟悉各个环节,例如进场的精度、出场的模式、止损风控和仓位管理,拓展认知广度的时候。


结果一些观点告诉他“大道至简”,交易很简单只需要浮盈仓位放飞,就能“利润奔跑”了, 但放飞是简单操作吗?


就像一辆汽车,启动之后踩油门就能跑,但如果每个司机会踩油门就能上路的话,那就非常恐怖了。


对于“让利润奔跑”而言,持仓是更复杂化的操作。需要确定中期目标的,得会定义趋势的级别和幅度,比如一轮趋势,它是日线级别的行情,还是小时级别波段?


级别搞清楚,出场条件才能弄明白,不然自己做的是小时级别的行情准备吃个波段就走了,结果出场看的是日线反转,这个滞后性会让他归因于自己过于贪心不会见好就收,实则是技术问题。


等日线反转,K线走明确需要多大的空间,所谓的“让利润奔跑” 后,还能剩下多少利润? 很可能会回吐干净


只谈无脑放飞,不谈预判出场,这就跟只教新手“重度训练”一个道理


所以,出场级别要对应,什么级别的持仓,看什么级别的反转


再者也必须得会预估幅度,得知道下方的重要阻力是如何分布的,当前阶段趋势有可能打到什么位置,打破之后中期趋势会往什么目标运行。


要考虑可实现性,就像有些短线进场,吃个盈亏比不难,但要隔夜持有往日线级别拿单子,离进场点不远就是重要阻力


1751039833266225.jpghttps://i.ecmarkets.fun/api/client/pm/2/U2SC9

很多人都以为是“破”与“不破”各占50%的概率依然有胜算,但实际上它的走法不只是破与不破,非黑即白


还有受阻后回调、阻力附近震荡,毛刺假突,突破后回抽扫单...


两个选项各占一半胜率,如果是四个选项、六个选项还有多少胜率?


这就意味着,一个新手,如果不是对短线单子有绝对信心的话,不要轻易隔夜去放飞,不然胜率会低的离谱。


这跟“减脂”一个道理,高强度的操作需要一系列基础条件支持,营养恢复、心肺体能、关节肌肉、训练习惯、适应能力,某个条件达不到就大概率会练伤自己...


一个新手,上来就“极简化”的理解。要知道“简单”只是因为他忽视了风险,而不代表复杂性的风险不存在了,那么忽视之后,非黑即白的应对,最终结果只会大失所望


而对于交易来说,真正能放大级别持有的都是非常有优势的单子,比如点位优势,你想隔夜持有,最少得确保持仓点位够好,跳出了当前阶段,才能有足够浮盈空间不会被隔夜回调打掉


不然睡前很美,睡醒扫没了,隔夜都过不去有啥意义?

傻瓜点的方法,挂上ATR指标,看看4H近期数值大概是什么范围,先拿到这个浮盈空间,如果小时级别走势连K流畅,没有什么风险事件影响,再说往转中线转化的事情


同时分析优势,它就是你确认进场抓到了启动区域,而不是在中间或者靠近尾部地方的追单,也就是说,精准抓到了进场信号,处于趋势刚刚发动的位置


如果是阶段趋势末端进场,即便是趁着动能未尽时抓到了一部分空间,但是一旦扩大持仓级别会面临什么风险?


显然阶段走势的幅度已经差不多了,后续回调的概率要大于继续击破重阻继续前进,继续持有下去一出回调,末端单子都留不住。


而且该亏的试仓单亏了,能止盈的短线单也回吐了,最终靠偶尔一笔还不知道能不能持有到最后的趋势单能够填平以往的“沉没成本”吗? 我看不容易。


所以这条路是高手之路,若隐若现,得会筛选品种,过滤行情信号,快速反应抓高价值的机会,管理自己的交易频率和介入级别


不是做进去就有浮盈就能转中线持仓,而是不能转中线持仓的机会,压根不做!


就像健身老手练腿一样,衣服一换就开蹲,重量递增递减后蹲一百多个,强度耐力有氧无氧一个复合动作完事,简单高效。


而新手学什么? 蹲两组第二天路都走不好,不老老实实去花时间慢慢有氧适应,如何减脂?


因此,得清楚自己的进场频率高低和交易级别的大小,有很多朋友本身交易级别停留在小时或者分钟级别上,妥妥的短线单子,那么出场就得考虑当前级别的目标,见好就收,不利就撤。


同时一旦确定自己主要交易级别之后,风控模式也要跟着变,就像有些朋友,做短线用手动损,别人盈亏比是1:3,他偶尔扛一扛变成3:1


这还玩什么? 究其原因是很多单子是提前进场,比如价格在走小震荡,他盯盘了,按耐不住追着单K进场,结果波动平稳时是不容易止损,但是后面趋势发动前大概率会以回抽的方式扫单


本身用小止损是主抓爆发性行情,例如在爆发性上涨和下跌时更快的追单进场,它并不适合提前猜方向,左侧搏拐点的交易

因为止损太小了,大一些的颠簸扛不住,很难踏的那么精准,完全暴露了这种短线止损策略的短板


短线要尽可能做小级别破位后K线有足够动能的行情,直接小损追进去吃爆发行情,到目标位止盈,能顺利放飞的大趋势很少见,但能顺利小损搏大盈吃盈亏比的短线行情却很常见。


所以进场级别和自己的盈利预期不能错位,一错位,优势也会被看成劣势


总而言之,做交易得会独立思考,看问题得从两个适应性出发,第一先看自己适应什么方法,第二再看方法适应什么行情,这两个问题想明白,交易体系基本就清晰了。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asiavip@gmail.com

标签: 理念认知

壕哥

赚钱是最大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