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交易员之家 >> 理念认知

糟糕的交易心态,往往是不切实际的预期。

作者:admin时间:2025-07-06 阅读数:17 +人阅读

每个成功的交易者,都经历过至暗时刻, 与挫折针锋相对,在痛苦中达成自我和解。


这种对成功的印象,导致很多人都以为成长是线性的,看那些高手总是遇见困难见招拆招,遇见瓶颈难不住几下就突破提高了,“挫折”更像是一个可以带来生命力的东西。


但现实是,交易者的成长是脉冲式的,是一根遇见挫折快速滑落,然后在谷底触底反弹的曲线,起起伏伏,螺旋上升。

1ec8a7ff95822706354925c6c559ddaf.png

其中某个谷底有多深?取决你意识到自身问题严重性的速度;触底反弹有多凶猛?取决于你在低谷期做了什么,在被质疑中付出过多少努力。


有些人跌下去,就再也爬不上来,他的自信和韧性在痛苦前不堪一击,曲线变成了抛物线


而有的人跌下去就注定他会再次起飞,因为他知道在逆境中如何接纳亏损,负重上路


就像有个朋友说他经常被情绪影响,浮盈的时候没事能管住手,但一出现止损就特别情绪化,冲动起来各种反手被连续打脸,过后才意识到自己“心态失控”了,最后小赚变大亏,连续几次爆仓都改不掉这个毛病,让他感觉交易很痛苦,身心俱疲。


从旁观的立场来说这个问题 :


情绪是我们对于“结果”的主观感受,焦虑、冲动、恐惧、贪婪它是我们大脑对外在环境变化做出的生理反应。


源于我们潜意识上预判到走势即将形成不良的转变,将要出现自己不想看到的结果,随警觉性的提高,大脑激活神经系统产生焦虑感,而强烈焦虑感会产生心理压力。


为了平衡这种心理压力,很多人会本能地选择逃避,否认现实,所表现到交易中的就是侥幸心理(撤掉止损,主动扛单)深层次的根源,是事前认知不足,导致自己对负面结果毫无心理准备。


一旦结果刺激超出了心态所能承受的“阈值”,就会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即不良念头被放任存在,引诱人做出报复性的应激交易(追涨杀跌,赌反手)


原因一,负面结果缺乏准备,走势变化认知不足, 缺乏完整分析?没做走势推演?


原因二,资金损益超出心理阈值,频率过高?仓位过重?资金超过承受水平?


很多人以为的解决方式是修心,用不相干的保持内心的平衡,比如冥想啊手抄心经啊打坐啊(别不信,真有朋友抄了一百遍...)


但以我当年在低谷期的惨痛经验,真正的解决方式是尽量不让判断出现模糊地带,力求事前做出准备。


完整分析,是计划环节不能省,可能很多朋友会遇见一个问题:做完计划后,发现是想得太完美了,经常是计划和实际走势不匹配,浪费了时间和脑力,实盘变数很多导致计划根本用不上,似乎自己做了无用功,坚持个三五天就忍不住放弃了。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计划的意义是预测未来变化?难道无法准确预知变化,计划就失去意义了吗?


当然不是,它真正的意义在于你思考计划时,大脑会对走势进行较为理性的分析,无论计划本身如何,你在做的时候立场是足够客观的,当你打出字来把它连成句,必然对走势是有一个逻辑视角,在操作方向上是明确了一个立场和介入预案的。


虽然, 你的计划不一定用得上,但这种理性的分析过程,会形成大概的思路,能最大程度避免你被短线波动影响做不合时宜,不恰当的冲动交易。


甚至可以说,制定计划的环节本身不在于帮你做了什么,而是帮你避免了什么。


每个交易者都有盈利的潜在能力,很多人都有在趋势中获利的经验,只是他们在没有形成趋势的日常波动中对走势风险认知不足,导致出现很多主观操作、过量交易,偶尔一笔赚的钱,不够平时乱做十笔二十笔亏掉的。

e913b3860f3197effadc9bfcf051c8ac.jpg

其次“交易心态”是一个伪命题,大多数情绪化交易的原因是使用过了过重的仓位,资金的损益超出了心理承受阈值,导致出现过激的交易行为,多数人的心理无非三种进程。


1、风险逃避——侥幸心理


即便是懂得很多“道理”的朋友,在犯错后依然会低估潜在的亏损风险,一旦出现侥幸心理不光可能影响止损的兑现,更可能形成错误的交易观点,比如很多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和挽回信心,即便是趋势已经反转,仍旧会寻找各种因素和数据来提供论据,试图证明自己的交易是对的。


有些人在趋势前选择了扛单,初期动能不强时风险感受钝化,等到中后端趋势强劲,则想止损也因亏损过大为时已晚。


而另一些人则是在心理暗示中固化了立场,在初期不断地否定趋势来减轻判断失误的心理压力,之后抄顶猜底,赌趋势反转。


甚至可以说,当大多数人出现侥幸心理和思维定式时,他基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失控,所以重仓交易是“刺激源”,而提前设置损位,避免手动或主观止损,能一定程度上摆脱情绪刺激,防止自己在需要果断止损时应激,变的侥幸和偏执。


2、风险激进——报复交易


其实“错误”的代价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是随之带来的心理包袱和想要弥补损失的疯狂念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事例,某个人不断的采取冒险操作想要弥补最初的损失,结果在冒险中越亏越大,最终无法挽救。


根源就是我们在不同负面环境下,心理反应和行为策略也会随之变化。


就像在扛单阶段:内心倾向于否认现实,不断的找理由来佐证观点,维持信心水平,在这个情境下行为策略是偏保守的,即不动来应对变动。


而到了大亏阶段:损失已经兑现,内心则会倾向于弥补损失,风险感受已经钝化了,小盈利于事无补,只会不断的幻想抓住“大趋势”机会,随便去扩仓重仓赌“暴利”,在这个情景下行为策略是极为激进的,即以小博大,渴望逆风翻盘。

b377b316567ee140c1bd767e0aa925d1.png

崩溃P点,这个阶段无疑是死亡螺旋,回本的压力逼着自己去做极端操作,然后在频繁交易、追涨杀跌、固执死拿、重仓加码中越陷越深,小亏变大亏,大亏变暴亏,暴亏搞成破产


正因我经过这个阶段,所以很清楚停手休息的重要性,在绝境面前一切技巧都是狗屁,真正应该做的是认清亏损现实。


当年我大亏之后,有一年多的时间,每天都在纠结两件事:

(1) 怪别人的言论虚假,怪庄家太会诱导人,怪自己太固执的看多,都已经止损出来了还要多次重新抄底


(2)亏了这么多,靠工作得赚多少年,如果能再搞点资金,这次稳着点是不是碰见合适的机会亏多少就能赚多少,抓到一轮大趋势就有机会回本


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到“执念”的可怕,就跟一个苍蝇似的,24小时在脑袋周围嗡嗡,这种情况就是我说的死亡螺旋。

43437e6c8187bf7783830c66d9e4a721.png

崩溃P点,这个阶段无疑是死亡螺旋,回本的压力逼着自己去做极端操作,然后在频繁交易、追涨杀跌、固执死拿、重仓加码中越陷越深,小亏变大亏,大亏变暴亏,暴亏搞成破产


正因我经过这个阶段,所以很清楚停手休息的重要性,在绝境面前一切技巧都是狗屁,真正应该做的是认清亏损现实。


当年我大亏之后,有一年多的时间,每天都在纠结两件事:

(1) 怪别人的言论虚假,怪庄家太会诱导人,怪自己太固执的看多,都已经止损出来了还要多次重新抄底


(2)亏了这么多,靠工作得赚多少年,如果能再搞点资金,这次稳着点是不是碰见合适的机会亏多少就能赚多少,抓到一轮大趋势就有机会回本


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到“执念”的可怕,就跟一个苍蝇似的,24小时在脑袋周围嗡嗡,这种情况就是我说的死亡螺旋。

a3eca2f7c5adcee9d7dfb7a32bf9bf9d.png

很多美好的幻想,我们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就可以看到它的漏洞,认知退化的原因在于信心崩溃后,觉得每个人都比自己强,看起来都像高手,而高手自然怎么说都对。


但实际上,这么幼稚地寻找出路,只会被别人忽悠,不肯主动思考,凡事都依赖于别人的观点,是根本没察觉到问题的实质。


实质是什么?你的知识积累不足,十本书都没读完,认知范围就这么窄不够打破思想枷锁 ;你的资历经验不够,前后入市三五个月,牛熊都没完整经历过,不足以认清市场有多么复杂和无序。


这些问题是无法靠别人指点就能解决的,只能去自己努力补足这些方面的缺陷,而且当你乱七八糟学了一大堆东西却不去实践的时候,这些知识帮不了你。


因为它无法和经验联系起来,概念根本没有具体的对象,学了一大堆脑子里只是记住了一些皮毛,数条大道理罢了。


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简单的策略,但你不知道支撑这些策略的“隐性条件”是什么,学到手里只是个花架子,所以很多朋友走不出低谷,不是说他找不到真正的方法,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上用力。


久而久之,内心就自我麻痹了,这些朋友不会再去承认交易的复杂性,反而会用极度消极的态度对待未来,什么“大道至简”  “真传一句话” 等等概念就来了,很像动物界的退化返祖现象。


那么,你再简单还能比一个刚入市三天的新手脑袋“简单”?一句话能真传了,哪个人没听一句话的功夫,还有人会亏钱?


我以前说过一句话:“盈利是认知的折现,当然亏损也是”


出现亏损即代表交易认知是存在问题的,那么你想在亏损经验内找到解决方法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是个悖论。


所以你必须去刷新自己的认知,通过学习观察更多不同的视角,跳出以往的思维局限才能找到改善的方法。


同时也不要信什么大道至简的鬼话,再简单的策略用到实盘上,也会出现很多的细节变化,所谓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你所理解的变化规律越多,则策略的实用性越大。


反之你只清楚策略框架,不知实盘变数,再好的策略给到你,也会像小孩子骑大车一样,经验不足只能按照自身理解去用,策略会被扭曲执行的不成样子。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asiavip@gmail.com

标签: 理念认知

壕哥

赚钱是最大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