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的「反直觉」和「反人性」
交易反的并不是“人性” 而是“直觉” 因为人性不可摒弃,无论你怎么控制情绪的起伏,在波动面前依然会失去控制,因为市场中总会有一些走势打破你的原则,摧毁你的纪律,然后让你乖乖的屈服于恐惧和贪婪。
相对于不可琢磨的「人性」而言,如何引导自己基于理性做出最佳的决策是成功的起点,「反直觉」的去交易,才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早前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交易系统?论人性》 这篇文章中,阐述过对于交易者影响最大的几个心理误区「损失厌恶」、「前景理论」、「正负反馈循环」、「路径依赖」等。 在我看来,它们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我们从后天的人生经验中汲取到了一些「糟粕」 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比如很多人聊起亏损,都会把原因归结于一些危害交易的错误行为,认为自己的性格太强势总是不服输,方向做反了还要偏执的坚持下去,也有些人觉得自己受不了价格波动的诱惑,导致失去了耐心开始频繁交易,还有些忽视了风险,扛单失去了大量的金钱。 上述情况让我们认为亏损的源头往往是「一念之差」 而不是必然会发生的失败结果,另一方面呢,大家觉得是人性谬误,导致了交易行为的畸变,然后不断的盼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克服这些「与生俱来」的缺陷。 正是这种心理,导致了很多人无法从他们的经验中获得启发,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认识到已经发生的「错误」 而非交易过程中的「不足」 所以在正常生活中,我们做出的大多数应对和行动,往往是依赖于情感、记忆和经验,它们不需要有意识的集中精力思考,就能快速做出反应。 但是正因为他们往往受经验和情感支配,会导致我们不自觉的做出非理性决策,例如一些很常见的心理谬误。 1、选择偏见,很多交易者在面对走势时,会先产生倾向,然后搜罗依据。 举个例子:小周期的震荡代表短期行情陷入分歧,但是某些交易者会选择放大周期,在日线和周线中跟随方向作为自己进场的依据,然后在震荡中跟着价格摆动去提前做多或者做空,赌突破的行为,误以为自己是在顺势交易。 这类交易者,会先形成一个观点来制造进场交易的动机,然后下意识的只关注那些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不断的寻找证据来“佐证”自己的猜想。 2、思维定式,交易者的判断会不知觉的被手中的仓位所影响,持有仓位越重,对于盈利的预期越强,越能加重一个人的执念。 举个例子:有的交易者最初的计划是短多到位止盈,但当有了浮盈之后,却在不断的上调止盈位,希望获得更大的利润。浮盈和浮亏,仓位的大与小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慢慢的影响着交易者的心理预期。 所以贪婪和恐惧并非是主观的自由意志,更多时候是持仓和盈利预期的存在导致思维固化。 3、框架效应,同一个事件表现的不同方式,会激发交易者的积极和消极情感,例如:手术后的存活率为90%与术后死亡率为10%,前者更让人安心。 在交易中也是如此,关注盈利的可能性,还是关心潜在的风险,不同的认知角度会导致我们的行为偏向激进或者消极。 但似乎多数交易者,总会在波动不大的盘整走势中频繁交易,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波动平稳的「安全感」 另一方面是看着价格即将突破,产生了能盈利的幻觉,想要取得「先机」的心理作祟,所以某些交易者会在震荡市中「反应过度」 频繁的去做多空交易。 而到了波动性增强的单边市中,价格快速变化,趋势演变推进,导致交易者丧失了「安全感」 剧烈的价格波动唤起了内心对于亏损风险的感受,导致多数交易者会在趋势行情中消极应对「反应不足」,然后全程踏空。 以上这三点,是很多交易老手难以解决的心理症结,很多人会看但做不好趋势的原因,并不在于不会技术分析,而是无法及时的纠正自己的偏见,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心理谬误,例如: 4、近期思维: 对于价格「高」和「低」的概念,来源于和最近走势价格的对比,比如上一轮底部在1600,那么当价格跌近的时候,就下意识觉得当前价格已经很“低”了,跌不动了,忍不住的做抄顶猜底的交易。 5、典型偏好,很多人喜欢夸大自己影响深刻的经历,把它们树立成典型,而忽略背后的发生概率,例如:很多人做突破建仓失败,就产生了一个典型心理,突破的失败概率极大,然后推翻这个策略。反之,也有很多人做几笔突破盈利之后,梳理一个正面的典型,夸大胜率,逢突必做。( 矫枉过正的心理,导致难以保持一致性) 6、归因思维,很多交易者非常喜欢事后寻找因素,用虚假的因果关系来解释他们认为不随机的事件,举个例子:顺着结果逆推原因,就好像顺着树叶往下看,总能找出唯一的树干, 但顺着树干往上看呢,市场是概率化的,因会产生不同的果,这个过程是高度随机的。 众多人性和直觉的谬误,让我们形成了一个难以遏制的“非理性”思维系统。 有些人使用了主观性极强的分析工具,例如「裸K」「K线形态」「趋势线和黄金分割」 导致自己随时都能“解释”走势,为自己的交易冲动寻找依据。 而有些人则任由直觉的支配,养成了错误的交易习惯,例如喜欢参与日内震荡交易,总想着抓到短期的拐点,或者有点浮盈就起贪心,产生惜售心理。 更有些人呢,倒在了系统执行脱节,一致性崩溃之上,即不能按信号执行进场,又在回撤期轻易推翻了自己的策略,最后在交易压力面前,心态和仓位管理,全盘崩溃。 当然这篇文章,并非是强调交易中的错误,而是来弥补交易中的不足,想要避免「直觉」系统出现,需要我们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把精力转移到「理性思考」上。 在我看来,很多交易者的亏损是有必然性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交易都是发生在无意识之中,完全受随意性支配的情况下。 而我们做交易应该从分析、形成判断、建立计划、付诸执行,这几个环节进行,其中理性分析的环节尤为重要。 为什么呢? 没有思考和准备的交易,就像是没有穿防弹衣就匆忙上场的士兵,没有做好热身准备就直接上台比赛的运动员,失败是合情合理的。 如何规避,是要建立一个理性的思维方式,并且对交易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行动流程。 1、交易之前,运用自己的理性。 首先要脱离盘面,在大周期上去辨识和分析当前市场的方向格局和波动状态,先从有没有交易的价值出发,决定动手还是继续观望。 这一个环节,建议用辩证性的思维去看待市场,也就是说,每时每刻之中市场力量会取得短暂的平衡,有多少看多的,自然就有多少看空的,他们共同造就了当前的价格。 辩证性思维,是从正反两面去推演走势未来的发展,而不是用一个孤立的观点去忽视概率的存在。 2、建立计划,善于在主动思考。 面对市场走势时,每个人大脑中都充满杂念,不自觉的被走势引导,价格涨一些就觉得应该做多,跌一些又认为是做空的好机会,多数人总是频繁交易追涨杀跌的原因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理性的判断,所谓的分析其实是被波动引诱的「合理化」错觉。 我曾在很多文章中建议大家盘前应该做计划,盘中应该遵守自己的计划,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辅助纸笔时,才是我们心中思维的凝练,写出来的才是最符合逻辑和理性的推理。 但很多人是喜欢「懒省事」的,过一遍脑子,凭借个想当然就敢去下单子交易,久而久之变成了一个没有穿防弹衣的势士兵,不是被生死吓尿了裤子,就是挨了一发扛不住完蛋。 3、事前合理评估,预设得失后果 在事先对于我们即将要做的交易有一个合理的风险认知,它的预期盈利有多少?以何种方式出场?它的亏损成本是多少?止损位应该挂在什么点位? 过度积极和消极的原因,是多数交易者在动手之前,完全没有想过预期风险利润这回事,抱着一个“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思就下决定了。 有的是贪心放大预期,导致获利回吐,有的是预想的止损接受不了,导致起侥幸开始扛单,还有的是完全没有计划,喜欢临时做决定的,想着见顶就止盈,结果回吐完了才发现反转, 觉得反转止损最好,结果没决心割肉。 善于支配自己的注意力,才能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用逻辑和理性来做交易。 交易的成功和智商天赋无关,完全在于日常习惯的建立,任何渺小的进步乘以356天都会变的伟大。 这是一门对专业和严谨要求很高的行业,只有做到了常人所不及的事,才能取得超出常人的收益。 要重视学习,构建交易流程和决策系统,才能避免那些经常误导人的认知偏见和直观错觉。 如果你没有建立基本的交易逻辑和系统,最好收手离开,因为市场波动为专业人士创造收益机会,而不确定性会逼迫韭菜献出自己的本金。 最后,学习是最低成本进步的道路,深度思考是成功的捷径, 而盈利不过是思想层次的附属品。
大脑作为身体中最耗能的器官(占据25%的糖分消耗) 在日常生活中会保持低功率的运转来节省能量的消耗,本能注定了,我们会抗拒耗费脑力的思考。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asiavip@gmail.com
上一篇:为什么有人会感觉交易越做越难?
下一篇:交易中是否存在「盘感」这种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