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工作,为何越来越难做?
曾几何时,我发觉现在体制内工作也越来越难干了。
听到我说这话,不少体制外粉丝会对我持有鄙夷的态度,说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说体制内人到体制外根本不会生存,分分钟被辞退。
其实,现在体制整体大环境,并不是大家想象那么幸福。且听我慢慢说来体制内的状态。
一、现在体制内各项规矩制度愈发严格
现在体制内整体环境怎么样,在体制内待着的人是一清二楚,各项规章制度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
各种纪律约束,各种督检考,各种巡视整改回头看,各种审计严查,各种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学习、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党史教育学习、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观看反腐纪录片),各种规定和约束。
搞的体制内工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大家人心惶惶,生怕出错背锅,挨处分。
而且,你做了任何工作,有了成绩是领导的,和你普通办事员没任何关系;有了锅,领导第一个甩锅,不敢担责,全推给下属。
普通办事员的上限就在那里,整天忙得累死累活,一眼看到头的工作状态,自然积极性不够高,对体制生发怀疑。
二、体制内晋升其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顺利
衡量体制内人成功的标准就是做官的大小,衡量体制外人成功的标准就是挣钱的多少。当官不要发财,发财不要当官。
可以说,大部分人在进入体制内前,把体制想象的那么美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怀着一腔抱负为民干实事。
都幻想自己的公务员生涯是:23岁本科入职,30岁提拔副科长,35岁正科,45岁副处,50岁正处,60岁副厅退休。
实际上,当你进入体制内,你会发现,你仅仅是个办事员。
一路走来,你实际历程是:23岁入职,30岁科员,40岁科员,50岁科员,60岁副主任科员退休。
单位一大批老同志混到最后都混不到一个四级调研员,年轻人更不可能相信自己未来也会像老同志一样,一辈子混个科级退休,他们不相信。
经历过岁月的洗礼,他们在体制内也过得浑浑噩噩,不要追求进步。
所以,归根结底,体制内的晋升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顺利,到点就提拔。有的人在一个位置上能被按上20年,都不得前进半步。
你所看到的那部分人,是祖上三代为官,路子铺好,家里吃喝不愁,公积金贼高的那部分。那些寒门出身,全部给“公子哥”充当人肉背景板。
不要以为都在体制内,大家就是同一阶层了,都是“官吏”,一切都是你的想象而已。
实际上,现在的官吏应该给它区分开,官是官,吏是吏。
一个单位,我认为80%的人都是“吏”,20%的人才是“官”。20%的人就是单位领导班子成员,80%的人包括中层和办事员,都是“吏”。
三、体制的红利时代早已过去了
在过去,体制内确实是个很好的工作岗位,外人非常羡慕体制内身份。过去听说一个人在体制机关单位工作,都是意见光宗耀祖的事情。
那时候,工作强度不大,一张报纸一杯茶,一坐一整天。父母那一辈的公务员,工作很轻松,压力没那么大,真的可以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现在不一样了,乾坤已定,你我皆是牛马。
而且体制内卷得要死,你不想卷,环境逼着你卷,就算你一门心思躺平,也有的是办法。
说句难听的,能进入这个环境的,都是有点手段的人,哪怕看起来很蠢的人,也是在一群人中竞争出来的优胜者。所以恶心起人来也是一溜一溜的。
体制内的最大优势是稳定,实际上是穷得很稳定,前途渺茫得也很稳定,注定不会有太好的物质条件,99%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前途,最多单位中层干部到头。
在过去,逢年过节各种津贴、福利、奖金、年终奖发到手软,现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些福利全部没有了,党政机关提倡过紧日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体制内,都是吃公家饭,不会存在经济利益的冲突。
但是工作任务有轻有重,有的活好干,有的活不光不好干,有的人干得多,有的人干得少,干得少的人反而得到的荣誉和福利还最多。
这个就很容易扯皮,大家都拿一样的工资,干的活不一样,情绪价值完全不一个档次。
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干多干少都一样,干好干坏都一样,干与不干都一样,干脆不如不干。
最主要的,体制内绝大多数工作都是米田共上雕花,干好了也不会有什么成就感,干砸了就得背锅。
心理落差会很大很大。我经历过很多次,没日没夜的加班换来的劳动成果,最后就是废纸。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真干不了体制内的活。
总体来说,目前体制内的工作,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平台低不说了,算得上是个高压不高薪的工作,付出和产出不成比例,而且不讲道理+极度不平衡,挣得是窝囊废和精神损失费。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easiavip@gmail.com
下一篇:体制内公务员真的铁饭碗?

